期刊简介

               本刊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反映学院在医学科研、医疗、教学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医学检验、营养学、护理学、卫生管理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吉林医药学院

出版部门: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99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2-1368/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吉林

出版地区 吉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9年获全国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吉林医药学院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吉林医药学院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吉林医药学院
  • 国际刊号:1673-2995
  • 国内刊号:22-136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1999年获全国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一等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杂志2013年第2期文章
  • 山楂黄酮对睾丸间质细胞热损伤防护的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压力、工作环境等,都很大程度影响男性生殖细胞的质量.研究表明,持续高温(2h以上)可诱导睾丸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明显增加,从而损伤睾丸细胞、诱导细胞凋亡.目前,国内外对于男性生殖细胞热损伤的药物防护研究鲜有报道,而山楂黄酮已被研究证实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本文通过山楂黄酮对睾丸间质细胞的热应激防护作用研究进展做初步讨论,为临床男性生殖细胞热损伤药物防护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李举;程文涛;高丹艳;马玉平;潘浩;婉婷;张洪睿 刊期: 2013- 02

  • 胡桃醌诱导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主要因素,现如今肿瘤治疗技术日益进步,但开发与研究新型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一直是生物医药研究领域的重要任务.近年来,胡桃楸提取物胡桃醌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已不断被现代医学研究所揭示.胡桃醌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出对肿瘤细胞的抗癌活性,在临床肿瘤的治疗中很有望成为预防药物.本文通过对胡桃醌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参与的基因调控、Caspase的活......

    作者:那文婷;李博雅;韩景春;吴亚猛;杨森;李洪;陈飞儿 刊期: 2013- 02

  • 鹿花盘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鹿花盘是一种成分丰富且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动物性中药材.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鹿花盘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黄彬彬;陈思瑶;南璐璐;赵越;除峰;刘磊;杨柳 刊期: 2013- 02

  • 核心价值体系铸魂知行统一文化育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已经实现了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我校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铸造校园文化之魂,引领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强化认知,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知行统一,取得了突出成绩.......

    作者:冯巍;冯泽明;傅伟韬 刊期: 2013- 02

  • 从辅导员角度谈大一学生思想变化及对策

    大一学生面对崭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同学们既充满好奇和期待,也易遇到不适和困难.在人生目标和自身锻炼与培养方面,大一新生自身存在许多特点,从而需要更多思想上的指导与帮助.本文针对大一学生思想变化、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阐述,从辅导员角度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学生在转型期更好发展.......

    作者:韩美玲;郭景森;张净雯 刊期: 2013- 02

  • 临床微生物带教实习的教学体会

    临床微生物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综合了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和临床抗生素学等学科的内容,是检验医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对快速准确的诊断感染性疾病提供依据,对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行指导,对医院感染的爆发流行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

    作者:黄晓莉;宋伶俐;刘凯利;黄阿莉 刊期: 2013- 02

  • 论新教师入职初期如何进行角色转变

    作为新教师步入高校的工作岗位后,一方面,由于面临全新的工作、生活环境,需要逐步适应,同时初为人师,会碰到一系列新问题,有待逐步学习解决,因而新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适应环境、开展工作上.另一方面,由于对自身认识的局限性,常常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全面而充分的理解,亦不能根据所处环境相应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计划,新教师没有经过教学过程的锻炼,缺乏工作经验,往往存在教师角色认识模糊、自身发展......

    作者:徐博;沈楠;赵丽晶;安英;陈雪 刊期: 2013- 02